竞赛主题: 演变中的建筑——建筑的消融

有时,我们使建筑消失。使它与地域相融合。模糊掉建筑与地域之间、有形与无形之间以及存在与缺失之间的界线……
【English】

【大学生竞赛三等奖被消失的故居】


 

学生姓名:石坚伟 郝田 孙昊德
指导老师:王辉
作品名称:被消失的故居 DISAPPEARED HOUSE IN THE RAIN
学校名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设计说明:
建筑的膨胀在当今的城市物质和精神环境下已经产生了巨大的负担,建筑需要在物质和社会认知层面进行消融,开放城市空间,弱化其对人和自然的压迫。
对于城市来说,大规模的拆迁和城市更新是建筑具有时代性的特殊消融,随即而来的,更是新一轮对空间的占据。这也是中国城市,尤其是北京旧城在城市更新阶段的产生的社会行为,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值得被纪念。我们称之为“拆迁纪元”。其中大量房屋的拆毁,尤其是名人故居的拆迁,是城市公共空间和文化的双重损失。
被消失的故居是在这一背景下对“拆迁纪元”无声的回应与反讽,也是对大规模古城拆迁的纪念。新建筑在已经于2012年被拆迁的梁林故居的原址上添加一个消失了的建筑,尊重原有建筑消失的事实。

 

建筑的消融不仅在于视觉层面的消失,也是在意识层面对建筑体量固有理解的转译。当人们摆脱对建筑空间的固有理解,建筑即成为了现象,如雨,树木,光,即是“现象化”地消融于环境。其本身成为了更具有诗意的消融体量,也是陌生化了的城市公共环境,为人们带来更多共享的城市空间和设施。

 

该建筑将部分使用面积放置地下,成为梁林纪念馆,同时为周边社区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和活动空间。地面上则抽取原有屋面形式,重塑一个新的透明屋面,运用轻质框架和膜材质提供遮蔽,创造开放的公共空间。这个屋面同时也是利用中水回收系统的装置,创造下雨的场景,利用水幕划分空间,还原原有建筑体量的形制和空间。“雨空间”是一种现象化的建筑转译,建筑空间成为了雨的场景,建筑材料成为了水、光、风,对城市和人们的认知层面达到了消融,创造了消失的、可穿越的、软化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体验, 成为了纪念拆迁纪元的媒介。

 

 

 

 

 

 

 

Copyright 2012 http://www.UEDmagazin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8084405 88381596 88084420 传真:010-8838446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阜成路北一街丙185号 邮编:100037

京ICP备 10013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