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联系方式
  3. 【ENGLISH】
  • 竞赛背景
  • 竞赛内容
  • 组织机构
  • 评委会成员
  • 竞赛规则
  • 作品提交
  • 奖项设置
  • 截止日期
  • 评审结果
  • 常见问题
  • 竞赛回顾

当前页面 >>题目解析


竞赛主题:演变中的建筑

2020年竞赛题目:城市之谜 & 迷之城市


背景

“一个世纪以前,全球上只有约1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这一数据将上升到75%。”除了抽象的宏观统计数字以外,全球城市惊人日渐趋同的现象也使促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并尝试去真正理解,在过速增长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必然的状况下,我们应当如何分析和理解城市、建筑与其居民之间的互动;而我们选择塑造城市、建筑以及公共空间的方式其实与诸多事实相关联并终将对其起到决定性作用。


论证

越来越多的城市日渐形成一种疏离的现象。在高密度的城市空间下,“Space(空间)”无处不在,而“Place(场所)”则无从寻觅。在城市的过往中,人们不断遭遇熟悉而陌生的“Anywhere(任何地方)”,然而我们陌生却熟悉的“Somewhere(某个地方)”又在哪里?在这样的城市中,人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建筑界所要关心的又是什么?


题目解析

这里有四块方形用地,分别为200m×200m。我们将为每块用地设计能够为2000-8000位居民所共享的多功能建筑。多功能建筑的语言应是各不相同的。高层塔楼、高密度、低密度建筑结构。不过,在建筑物顶部、屋顶、庭院、或是任何其他合适的地方,应当有约30%的绿地;抑或,可将一块用地加高,这样可以换取50%-60%的绿地;再或者,一块用地为低密度,而另一块用地为高密度,这应当是一座城中之城。四块方形用地的中心区域设有地铁站。每处用地的功能皆不尽相同。这也意味着一块用地可能会有更多的居住功能,而另一块用地其他功能……比如,多功能建筑、商业、购物等。换言之,一块用地设有购物功能,一块用地居住功能。不过,所有用地均可综合使用。整体设计的主题为媒体文化中心。期待该课题可以作为一个试验性单元,为未来的城市类型学做出一定的贡献。


竞赛目的

反思后媒体社会中的“伪人文关怀”现象,并希望通过这次竞赛能够吸引更多杰出的年轻建筑专业人士成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一代,而非仅仅依赖计算机程序生成设计的一代。


设计要求

设计竞赛参赛者们应为中国天津杨柳青约8000-32000位居民提供并展示他们的设计解决方案。上述居民们将共享由4块200m×200m地块组成的城市核心空间区域。该地区的职能应侧重于媒体和文化。该方案首先应当基于2020 UIA-HYP竞赛的指定城市(中国天津杨柳青)而设计;然而,它还应同时具有原创性、未来性的创新策略,应当能够为未来的城市类型学做出贡献,从而激发进一步的设计思想。


更多技术指标

- 能源自给(该区域通过自给自足所产生的能量应多于其自身消耗的能量)
- 考虑将太阳能和风能作为能源设计的驱动因素
- 食物自给
- 供水自给
- 城市环境绿地率≥30%
- 阳光充沛(通过建筑物巧妙的垂直和水平布局)
- 一个可供休闲娱乐、美学欣赏,并且凸显地域性、感性及可持续性的区域
(RARES:Recreational, Aesthetic, Regional, Emotional and Sustainable,即:休闲的、审美的、区域性的、感性的、可持续性的)

Copyright 2013-2020 http://www.UEDmagazin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56290935 传真:010-562909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中间建筑艺术家工坊三层UED 邮编:100000
京ICP备 10013871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