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获奖学生 | 获奖作品 | 学校 | 指导教师 | 
       | 一等奖The First Prize | 
|   1  |  马杰茜、陈芳冰、褚剑飞、杨楠   |  埃乌特洛比亚   |  西南交通大学、英国AA建筑联盟学校、西交利物浦大学  |  沈中伟、祝莹   | 
| 二等奖The Second Prize | 
|   1  |  黄晓滢、佘欣艺、孙万齐  |  生之道  |  西安交通大学   |  冯伟、贾建东   | 
|   2  |  蔡有威  |  閉上眼看
   |  淡江大學
   | Hideki Hirahara  | 
|   3  |  汤兵、张泓、李文雅、孙雅鑫  |  城市“通讯器”  |  山东建筑大学   |  薛一冰  | 
| 三等奖The Third Prize | 
|   1  |  丁钰杰、赵晓彤、刘泓锦、郎雪晴  |  束缚的成长  |  海南大学   |  古日新、张华立  | 
|   2  |  程卓、潘雨松、曹慧中   |  新型邻里共享创客中心——以蚁群算法策略为例  |  武汉大学   |  胡思润、李进一  | 
|   3  |  方佑诚、董俊锋、李志鹏  |  粮中岁月   |  南京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  |  ——   | 
|   4  |  王琛、樊家玮、张晓禾、范艺  |  别有洞天   |  盐城工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  顾海燕、莫菁洁  | 
|   5 |  Irina Chikhireva,Daria Nikolaeva, Diana Kalimullina,Maria Svetovidova  |  2048 TOWER |  Kazan State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 Ilnar Akhtiamov, Rezeda Akhtiamova | 
|   6  |  徐韶华、王皓雪、张重瑱  |  "印"造异托邦  |  天津大学   |  许蓁、赵建波   | 
|   7  |  郭容、任恒毅、刘羽、胡佩莉  |  园林的代谢——苏州传统民居的园林试验   |  西南交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  魏丹   | 
|   8 |  Ibrahim Salman & Sai Ma  |  PERIPHERY PARTY  | Rice Universit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Troy Schaum | 
| 优秀奖The Honorable Mentions | 
|   1  |  周帅 、孙洁新  |  一片儿北京  |  西南交通大学   |  王蔚   | 
|   2  |  吴童、刘志帮、邱千  |  无界桥-深港一体化猜想  |  深圳大学   |  齐奕、彭小松   | 
|   3 |  于孟玉、李若雅  | 胡同串子-Vortex |  South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  Eric Owen Moss | 
|   4 |  闵瑞林、熊梓枫  |  MADE IN SHANGHAI 2025
 |   米兰理工大学   |  Ivia Covic  | 
|   5  |  李福荣、张庆英  |  第五立面上的邻里关系   |  武夷学院  |  李婷婷  | 
|   6  |  韩子龙、石一寒  |  A Thousand Stars   |  武汉大学   |  郭文渊  | 
|   7  |  刘晓娅、许嘉航、杨正豪  |  纪念碑谷   |  西北工业大学   |  牛长坤  | 
|   8  |  周晨阳、龙双衡、吴姝   |  林盘树  |  西南交通大学   |  王蔚   | 
|   9  |  董骜强  |  旋转的水手  |  昆明理工大学   |  施红、廖昀鹏   | 
|   10   |  陈沛霖、李纹槿、周杲玮  |  森林之生   |  湖南大学   |  蒋甦琦  | 
|   11   |  周雨薇  |  里弄微更新——基于里弄场所性的延续  |  福建工程学院   |  徐伟、周家鹏   | 
|   12   |  孙媛媛、翟依飞  |  200个泉眼的宣言  |  山东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   |  傅志前  | 
|   13   |  朱文渊、郭思宁、张姝铭、邓剑   |  破冰——共享社区设计   |  天津大学   |  许蓁   | 
|   14   |  李若成、金钰阳  |  Turandot and Calaf ——律动·共生   |  同济大学   |  ——   | 
|   15   |  黎念诗、王麒、简学深、李佳  |  垂直的模块化街道   |  湖南大学   |  李煦   | 
|   16   |  刘洪君、曹宇锦  |  后集体主义时代的创客社区   |  华中科技大学   |  姜梅   | 
|   17   |  潘学智、谢佳妮、卢晓燕、王哲   |  分形织构   |  河北大学   |  曹迎春  | 
|   18   |  董敬哲、王汉鹏、孙弘开、吴田昊  |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住宅  |  重庆大学、青岛理工大学  |  王润生、王少飞  | 
|   19   |  王佳琦、姜晚竹  |  桃花源记   |  厦门大学   |  李苏豫  | 
|   20   |  程思颖、刘坤   |  补丁八砌——基于行爲模式分析的既有棚戶區共享住宅改造設計   |  天津城建大学   |  胡子楠  | 
|   21   |  陈飞、孙婧  |  “阡陌”得胜桥旧城区社区改造项目   |  华中科技大学   |  姜梅   | 
|   22  |  Bryant Lau Liang Cheng |  Void Mountain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 | 
| 入围奖 Finalist | 
|   1  |  张文楷、朱汉青、武昕迪  |  重塑岗厦   |  广东白云学院   |  张静   | 
|   2  |  汤璇、朱仁杰、陈盛德   |  定制森林   |  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  张玉坤、刘向峰  | 
|   3  |  雷一鸣、林彦希、四郎降泽   |  以孤独之名  |  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巴斯大学   |  ——   | 
|   4  |  郭赵薇  |  共享院落   |  东北大学   |  ——   | 
|   5  |  何越峰、朱琳、管磊杰、谢振义   |  浮生·城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蒋建钢、金子凯  | 
|   6  |  黄诗恺、刘文玉  |  千分之一   |  湖北美术学院   |  何东明  | 
|   7  |  叶梓、李安然   |  悬浮森林——基于杆件的共生集群  |  海南大学   |  吉志伟、夏桂平  | 
|   8  |  黄浩、石涛、李少鹏  |  This is the "Symbiosis" World  |  吉林建筑大学   |  肖景方  | 
|   9  |  李雅芬、符标芸、祝润青  |  中国人情社会2.0  |  中国矿业大学   |  韩大庆、林祖锐  | 
|   10   |  龙子豪、周煜、叶浚熙   |  重构平衡   |  深圳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  许慧   | 
|   11   |  丁亚楠、陈祥语 |  Oblate Courtyard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  | 
|   12   |  Ruslan Mannapov,   Aigul Sadrtdinova, Darya Butorina, Liliia Iaryeva
  |  "CO-LIVING CLOUD" |  Kazan State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KSUAE)
 |  Ilnar Akhtiamov ,Rezeda Akhtiamova
  | 
|   13   |  吕永康  |  在路上  |  广西艺术学院   |  玉潘亮  | 
|   14   |  王梦伟  |  2020   |  河北工业大学   |  ——   | 
|   15   |  邵佳焕、蔡秋燕、杨宗其、应文豪  |  天空之城   |  宁波大学   |  陆海、陈高翔   | 
|   16   |  郭翰宸、李昊、王嘉城、刘宁琳   |  “Stage”  |  东南大学   |  李飚、唐芃  | 
|   17   |  李鹏飞、廖子昱、李石磊、易文博  |  淹灭与重生  |  天津大学   |  胡一可、辛善超  | 
|   18   |  仲欣   |  呼吸着的屋顶   |  中国矿业大学   |  ——   | 
|   19   |  耿碧徽、谭平平、王佳琪、杨柳溪  |  Chance Creator   |  北京建筑大学   |  汤羽扬  | 
|   20   |  全朝霞、王垣茗、丁世康、惠金娇  |  无限生长   |  安徽建筑大学   |  解玉琪  | 
|   21   |  何玫璋、李冠达  |  人机共生下的绿地复兴   |  天津城建大学   |  胡子楠  | 
|   22   |  郑皓煜、姚嘉荣、肖佳丰  |  思想发生器  |  武汉理工大学   |  徐宇甦  | 
|   23   |  孙子荆、吴聃、朱晓东、郝心怡   |  重组   |  清华大学   |  ——   | 
|   24   |  白琦琦、王闻宇、李欣月  |  共生记  |  北方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安徽理工大学   |  张勃   | 
|   25   |  蒋婧、丛阳、戈姝月  |  Liquid   |  中南大学   |  解明镜  | 
|   26   |  张宇佳、刘硕诗、林星彤  |  天上的街市  |  厦门大学   |  陈文捷  | 
|   27   |  景奇、邹玥、张蓓   |  Back to Living Community   |  苏州大学   |  孙磊磊  | 
|   28   |  谢文驰、孙紫涵、高雅娟、林娜   |  城市栖居:2050  |  中国矿业大学   |  韩大庆、邓元媛  | 
|   29   |  王旭、丛逸宁、运乃博、包煜昊   |  鬼市:制造的挽歌   |  天津大学   |  张昕楠、孙德龙  | 
|   30   |  王嘉骥、余泓乐  |  学生+不定性因素   |  湖南大学   |  陈煊、袁朝晖   | 
|   31   |  李志颖、王晨、齐立轩、申晓艺   |  浮生·共生——城市创客“蜑家”社区模块共生演化  |  天津大学   |  许臻、杨葳  | 
|   32   |  山朱燕、景玥、陈作铭、都乐琳   |  自生长·旧城新居   |  苏州大学   |  孙磊磊  | 
|   33   |  白丹、邵馨瑶、郭佳琦、周子涵   |  院影重重   |  天津大学   |  胡一可、辛善超  | 
|   34   |  聂大为、杨喆雨、杨成蹊、刘思航  |  告别孤独的共享社区——基于“共享”理念的定制化社区  |  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  高德宏、陈易   | 
|   35   |  徐天艳、徐天阳  |  上棟下宇   |  天津大学、北方工业大学  |  ——   |